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30
0
生成式 AI

30天生成式AI入門與實作日記系列 第 30

[Day 30] 完成!從一行程式到一個AI作品的30天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時間真的過得比想像中快。
還記得第一天打開Colab的時候,我只是想「試試看生成式AI能做什麼」。
沒想到三十天過去,從最初的GPT-2文字生成,到用Gemma模型實作出AI問答機器人,
我真的一路從玩模型變成做出一個小專案。

從零開始的挑戰
一開始我對transformers、tokenizer這些東西幾乎一無所知,很多地方都得靠邊查邊試。
中間也錯了很多次:版本不合、模型下載錯誤、Colab爆RAM……
但我發現,只要撐過那段不熟的階段,後面就會開始慢慢有那種「啊!原來是這樣!」的瞬間。

尤其是在做專案時發現Gemma-3跑不起來、最後改用Gemma-2的時候,第一次體會到環境穩定比新版本更重要。
那一晚我Debug到半夜,雖然有點崩潰,但後來跑成功的那刻真的超有成就感。

做出屬於自己的AI工具
整個專案從單純生成文字一路演進到摘要+翻譯+問答,中間每一個功能都讓我更理解AI怎麼處理語言。
而當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做的問答機器人真的能理解問題、回出準確答案的時候,那種感覺很不真實。
雖然我知道它不是什麼超強的產品,但這是我第一次從頭到尾把AI模型變成我自己的作品。

過程中學到的事
這30天最大的收穫,不只是學了transformers的用法、也學到怎麼和AI一起工作。
像Prompt設計、模型選擇、結果清理,這些看起來是技術,其實都跟思考邏輯有關。
AI會照著我們給的方向走,但如果方向模糊,它也會跟著亂跑。
這讓我更確定:AI時代需要的不是會用工具的人,而是懂得怎麼跟AI溝通的人

未來想做的事
結束這次鐵人賽後,我還是想繼續往AI應用這條路走。
接下來我想試試看能不能把這個問答機器人做成有介面的版本,像用Gradio或Streamlit做個簡單網頁,讓使用者不只在Colab上打指令,而是能點一個按鈕就開始對話。

另外我也對RAG很有興趣,
它能讓AI在回答前先去查資料,這點對醫療、教育類應用都很重要。
等我環境再熟一點,應該會挑戰看看把它整合進這個小專案。

最後的感想
老實說,這三十天比我預期中累很多,但也比我想像中更有收穫。
每天都在debug、測試、寫心得,雖然有時候真的想放棄,但回頭看,這些累積下來的東西,不只是程式碼,更是我對AI的理解。

也許未來我還會繼續參加鐵人賽,但不管下一次主題是什麼,我想我都會記得這一次,從一行簡單的print()開始,一路寫到能讓AI回答問題的那個晚上。


上一篇
[Day 29] 第四週心得:實作中我真的學到的那些事
系列文
30天生成式AI入門與實作日記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